查看原文
其他

维摩诘经07 :若修无相法,看到缺点我不要看,听到是非我不听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短视频目录(2019.10.02)

近期的目录链接(2019.10.27)

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(全)

慧律法师《唯识简介》全

慧律法师楞伽经(全)

慧律法师华严经一至四目录

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1-70

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(全 )

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(全)


维摩诘所说经 07

维摩诘所说经要解07
慧律法师主讲

【若在大臣.大臣中尊.】大臣是治理国家的..,所以,在大臣中尊;在大臣里面尊贵的人。

【教以正法。】教做官的人不可贪官污吏,不可枉屈人命,不可贪图荣华富贵,因为我们这个色身像水电泡沫,不是真实性的。

【若在王子.王子中尊.示以忠孝。】王子是继承父王,所以,教他要尽忠、要孝顺。

【若在内官.内官中尊.化正宫女。】这内官不像我们现在的内官,这个内官,以前,在二千多年前,印度的内官或是中国的内官,表示忠臣,被皇上选上的忠臣,这个内官,你若解释成皇帝身旁的臣或是大臣,这还勉强可以,但是这个内臣、内官,平时都是指忠臣,忠臣;有德的忠臣叫做内官。

内官中尊;很尊贵,教他化正宫女,为什么?宫女大部份都是烟视媚行,女人之情,化正宫,若没教化她就不得了。你看,武则天,对不对?武则天,里面斗争,斗争,从以前到现在,做宫女的人都很痛苦,所以,有一个宫女说;何其不幸,生帝王之家,做为宫女,做一个公主很不想过那种生活,不能外出又不能跟她所爱的人见面,公主嫁人要门当户对。所以,有一个人很聪明,他很爱他的女朋友,他女朋友的父亲反对,你交的那个男朋友,门不当户不对,这个女朋友就对她男朋友说,我爸爸说,我们门不当户不对。他说;那很简单,我明天搬到你家对面,就门当户对了,对得正着,讲讲笑话。

所以,女人之情很难处理,说实在的,我们若有听经闻法,女人应该要摆平,那种占有、嫉妒,那种计较、胸量、小人,女人的胸量要放大一点,放大一点。

【若在庶民.庶民中尊.】庶民就是平民,福报比较不够的,比较微贱的人,当作庶民,庶民中尊就告诉他如何造福才能进道,衣食还可以,就教他好好修行。

【令兴福力。】教他造福,你夙世就是如此,所以贫穷,因此你要好好造福。

【若在梵天.梵天中尊.诲以胜慧。】梵天都是执着禅悦的福,所以,这样还不行。诲以胜慧;胜慧就是出世间的智慧,实相的智慧。虽然你在梵天,不过,你还没跳出六道轮回,所以,必须求佛的智慧,最为重要。所以,梵天!你还是六道众生,不可以!你虽然有定慧,但是,还无法跳出六道轮回,因此,你更加要求佛的智慧。

【若在帝释.帝释中尊.示现无常。】因为帝释爱着很重,帝释就是非常的会布施,但是,非常执着他的布施,帝释就是玉皇大帝,很喜欢做善事,做十善事,他在人间做十善事,所以,他的福报感应到天上。但是,帝释天王,在经典中记载,他有二万个老婆,娶二万个妻子,所以,对男女的爱着太深,真的博爱,哇!二万个,很惊人!二万个,那是梵天的帝释天王,若在人间娶二万个,还得吃什么丸,你稍微想想看,要不要吃什么丸,二万个,很惊人!所以,对他示现无常,让他了解这不是真实的。

【若在护世.】把笔拿起来,护世就是护世四天王,四天王;东南西北,东是持国天,南是增长天,西是广目天,北是多闻天,东是持国天王,南是增长天王,西是广目天王,北是多闻天王,这去查就查得到,护世四天王,保护世间的四天王。

【护世中尊.】保护世间修行的人,不要被鬼神扰乱。

【护诸众生。】【长者维摩诘.以如是等无量方便.饶益众生。其】就是他,【以方便,现身有疾。】示现身体生病,【以其疾故.】因为他生病。

【国王大臣长者居士婆罗门等.及诸王子.并余官属.】做官的,【无数千人.】看他多德高望重,维摩诘是位德高望重的人,我也德高望重,我是竹子很高,看起来很重,竹子很高,看起来很重,也是竹高望重,相同,他是德高望重,德性很高超、众望所归,无数千人,【皆往问疾。】问疾就是问候他,意思是说探病,问疾就是现在所说的探病,来探望他一下。

【其往者.】有来探望的,【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。】利用他生病的机会,还为人说法,连他生病也在度众生。你看,你看,我的色身无常,(这是)示现。

下面这段,我们这里男的,女的要好好看,一天到晚化妆的,要稍微注意看一下。
【诸仁者.是身无常】这个色身是无常,

【无强】这字念作qiang,不念作jiang,这个念作qiang,这个跟中国一定强的强是一样的道理,无强,这个色身没什么强。

【无力无坚.】无坚就是体不实,不坚定很快就变坏了。
【速朽之法.不可信也。】这个色身很脆弱,我们这个色身没什么强力不能保,今天还活着,明天会不会活还不知道,这是无常。
【为苦】这色身很痛苦,这色身很【为恼.】这色身是【众病所集。】
【诸仁者.如此身.明智者所不怙。】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依靠这个臭秽,肮脏无常的色身。
【是身如聚沫.】聚合的泡,泡沫一下子就没了。

【不可撮摩。】一下子撮摩,泡沫就破了,泡沫,我们在洗衣服时,洗衣粉打一打,泡沫就产生了,到后来泡、泡..,一下子就没了。所以,有智慧的人,绝对不会依靠肮脏的色身。是身如聚沫,聚沫就是泡沫,不可撮摩,手撮下去,摩了就破掉。

【是身如泡.】水泡一下子来就不见了,【不得久立。】
【是身如焰.】这个焰就是因为空气所引起的海巿蜃楼,一个错误的景象。

【从渴爱生。】渴爱,因为我很口渴,所以,我很需要茶,我看到前面的海巿蜃楼,一个嘴唇的唇,底下一个虫,时辰的辰,底下一个虫,我相信海巿蜃楼,很多人不会写,海,上海的海,巿,台北巿的巿,高雄巿的巿,蜃,一个时辰的辰,底下一个虫,楼就是楼中楼的楼,海巿蜃楼,我相信好几个人不会,因为,我过去也不会写,昨天查字典才会的。从渴爱生就是自己很口渴,幻化出一个假相。

【是身如芭蕉.中无有坚。】芭蕉只有叶没有树干,芭蕉只有叶,一下就折断了,颱风一吹下去就全断了。

【是身如幻.从颠倒起。是身如梦.为虚妄见。】这个色身是虚妄的,是从颠倒起,我们认为是实在的,其实是假的;是身如梦为虚妄,这是从虚妄看到的,不是真实的。

【是身如影.从业缘现。】刚才师父所讲的,我们色身是业缘所产生的,业再来的。所以,每个人遇到师父;师父!我的业很重。我就问;几斤?是身如影,从业缘现。

【是身如响.】响就是声音的尾声,一下子尾声就没了,音响、音响,声音的尾叫做响,所以响就是要结束了,很快就结束了,【属诸因缘。】

【是身如浮云.须臾】须臾就是剎那【变灭。】须臾就是剎那,像云变化无常。云层,我小时候常看云,有时候看变成一只大象,有时候看像老鼠,有时候看像蛇,有时候看像龙,白云变化无常。
【是身如电.念念不住。】这个色身变化无常,很快就变化不住。

【是身无主.】控制不住,【为如地。】为如地,譬如说地都是无常,地是无常的根本,无常的主人,为如地;像大地一样,连大地都会变,何况人是四大所做成的假相色身。所以,是身无主,为如地,地也是无常,意思是内外都是无常。

【是身无我.为如火。】火烧一烧、烧一烧,一下子就没了;火,外火一烧,一下子就没了,无我,为如火。
【是身无寿.为如风。】风一吹过来,凉一下而已,马上就消失,色身没有真正的寿命。

所以,我们现在若每年过生日,Happy birthday to you!(英语),唱、唱、唱..,买个蛋糕,祝你生日快乐,猪()你生日快乐,猪()你生日快乐,唱一唱,学佛的人,你不觉得很无聊吗?所以,有一次,师父的生日,他们请我到素食馆吃饭,那时候还没建文殊讲堂,请我到素食馆吃饭,办两桌,二十几位,在那里唱;祝你生日快乐!我很害臊,非常害臊,害臊得..他们唱完,我赶快跑去拉尿,躲进厕所。我做个法师,知道世间无常,不用唱这些歌,他们突然唱出来,我阻挡不了,订一个蛋糕,蛋糕切开,唉!世间本来就无常,寿命本来就无常。

【是身无人.为如水。】色身没有一个真正的人,人看起来像人,实际上是没有一个定相,没有一个真正的人。为如水,水是流来流去,水没有定相,水装入圆的就变成圆,装入四角的就变成四角,所以,色身没有一个真正的人,像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状,变化无常,意思是说细胞每天都在变化。

【是身不实.四大为家。】四大就是地、水、火、风,痛苦,像师父这个色身从小就病苦,病得...,所以,我体悟很深。

【是身为空.离我我所。】色身本来当体就是空性——你、我就是我空,我所就是法空,没有一个我的执着,也没有一个我所执着的东西。是身;本身就不是真实性的,我们应当离开一个执着,主观意识执着的我;也应该离开一个我认为有的、外在的一个我所。一个我,一个我所拥有的,当然就是一个我执跟一个法执。色身若是我,我们应该能主宰,但是,我们没有办法主宰。

【是身无知.如草木瓦砾。】色身无知像草木瓦砾般。

【是身无作.风力所转。】色身没有所谓真正的身,没有所谓真正的作,风力就像我们的呼吸,风力在这里是指能力,蕴藏着一种动力、能力存在,在转动而已,就是我们所讲的业,业在转而已。是身无作不是实在的,风力只是一种能力的转变。

【是身不净.秽恶充满。】我们色身肮脏、不干净,但是,我们以不清净的色身,当作是一个快乐的色身。

我若看到电视的选美大会,像今天电视报导的亲善公主,第一名就披件太空飞鼠系在后面飞行的那种,太空飞鼠曾见过吧!戴一顶压克力的帽子,戴着,左手就拿个..,右手就挥手,挥成这样,眼泪一直流,你想象得出来吗?她感动、高兴,控制不住,唉!若是学佛的人,在高兴什么呢?明天,衣服脱掉不就都一样,也要拉屎,同样没差别,你下个月四天不清净,也会来,不会因为这样而不来,不可能!你也得换,对不对?学佛的人就是有这种大智慧,学佛的人认为没什么。你看,奥黛莉赫本,罗马假期Rome vacation(英语),奥黛莉赫本以前多美啊!你们认识吗?你看,现在的奥黛莉赫本,能看吗?

所以说,人在变化..,以前,我看一部电影,有一部片子叫做观世音,李丽华演的,你们听过吗?李丽华是老影星,现在李丽华不曾听到,不知是否死了,谁知道?李丽华,现在也应该五、六十岁了,以前扮成观世音菩萨多美啊!现在,不能看了。所以,人,我们这里的女众,我们这里的男众,内心要有心理准备,世间本来就如此,很快,你今年若二十岁,再一个二十年就四十岁,再一个二十年就六十岁,再一个二十年就八十岁,准备回去了,说不定不用到八十岁,我现在已经四十岁了,再讲两年就要安住念佛,要用功了。

【是身为虚伪.虽假以澡浴衣食。必归磨灭。】这个色身是虚伪的,虽然每天替它洗澡,常常洗,澡浴衣食,替它洗澡、替它擦粉、擦口红,必归磨灭,一定有一天会消失。不会死的举手,大家都得死,没办法!所以,你每天洗澡,所以,下次洗澡,师父讲的,简单就好,洗个不会痒痒的就好。色身是会死、会坏、会烂,简单就好,也不用洒香水,简单就好,我都是重要部位洗一洗而已,脸比较重要,看得到的就擦个粉,其它别人看不到,就简单了事,人家也不会靠前闻看看,所以,身体是虚伪的,随便吧!

【是身为灾.百一病恼。】意思是说色身是灾难,是一大灾难,一大不调就生病,百一;一百零一个病,四大不调,就是四百零四个病,四百零四个病。

【是身如丘井.为老所逼。】这是以前有一个典故,来自一本经典,丘井就是在丘墟上一个枯井,丘墟,一个土,加上一个“太虚大师”的“虚”字,丘墟就是说一个丘陵上的废墟。有一个古井,枯井就是没有水的井,过去,有一个人得罪国王,这个人就逃、逃、..,国王就命令一只象追杀,把象灌醉,醉象踏杀,把他踏死,这个人就很害怕,很害怕,逃、逃、..,逃到古井处,躲到古井,正好躲到一半时,拉到一枝腐草,快要烂掉的草,拉在那里,以手拉着,拉着,一看古井下面,哇!毒龙吐毒汁要毒死他,旁边有五只蛇,眼镜蛇吐出二个舌头,有五只蛇要加害他,他拉着树根,又看到树根上有二只老鼠在咬树根,腐草快断了,他想爬上去,上面有一只大象,想下去又有毒龙,看到旁边又有五只毒蛇,那条树根又快被二只老鼠咬断,在很害怕的时候,正往上面看时,树上正好滴一滴蜜蜂所做的蜜糖,滴下来正好滴到他的嘴,却忘记了,忘记他在危险当中,忘记了恐怖。

现在讲这个譬喻,丘井,就表示生死,众生都要六道轮回生死。醉象比喻作无常,他一定要踏死你,你有一天一定会被大象踏死,无常,踏杀,大象就是无常,一定要踩死你,有一天,我们一定要死在无常里,对不对?所以,大象要踏死他。毒龙就是恶道,你一不小心就会堕入恶道。五条毒蛇就是我们的五阴,五阴每天都在咬我们,随时会被咬死。腐草就是我们的命根,我们的生命,命在悬丝。二只老鼠就是黑白,白天、黑夜都在咬,白天、黑夜,这二只老鼠表示白天跟黑夜,无常一直咬你,今天白天过了,夜晚又来,夜晚过了,白天又来,就是黑无常跟白无常,一直咬你、一直咬你,二只老鼠就是表示白天跟晚上一直过去。

蜜;望向上面,树上滴下一滴蜜,比喻作五欲,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一点点甜而已,世间只有一点点甜而已,一点点味道而已,一点点快乐,快乐。意思是说众生得一点点快乐就忘记生死,嫁到好丈夫,我下辈子还要嫁我先生,娶到好太太,我下辈子还要娶她为妻,你想想看!你们这些嫁人的,下辈子还要嫁你先生的举手,不敢了,大家都要到极乐世界。

【是身无定.为要当死。】色身无定,一定要死。
【是身如毒蛇.如怨贼.如空聚。】空聚就是不实在的聚合,叫做空聚,在虚空中聚合一下就消失。
【阴界诸入所共合成。】五阴、十八界、十二入。五阴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十八界就是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十二入就是六根、六尘,所共合成。
【诸仁者。此可患厌.】这个是讨厌的身体。
【当乐佛身。所以者何。佛身者.即法身也。】佛身就是法身。
【所以者何。】前面那段是说我们这个色身有种种不净、无常,现在要讲佛身是什么?所以者何,为什么要求佛的法身?

【佛身者.即法身也。】经典讲,法身就像虚空之身,无生就无不生,因为法身是无形相,所以,它就无不形,超出一切三界所能形容的。一切众生的心不能体会到法身,若证悟到佛的法身,不怕冷,也不怕热,也不会六道轮回,生死对我们没作用。所以,它是微妙无相,但是又能变化一切相。

所以说,佛的法身是我们要追求的,声闻跟缘觉还不能了解佛身是什么,等觉菩萨还有最后一品迷惑,所以,佛身只有佛能彻底通达,何况我们是凡夫,凡夫不能了解。所以,我们应该求佛的法身,那才是绝对的清净。

【从无量功德智慧生。】无量功德就是极妙的法身,菩萨一定做两件工作,第一就是功德,第二就是智慧,功德之业、智慧之业,这是菩萨所要做的。一般世间人不是做善业,就是造恶业,做医有医业,做商有商业,做工有工业,但是菩萨要做两种业,哪两种业?功德业、智慧业。功德跟智慧是万行初门,要进入涅磐、要证得佛的法身,你没有无量功德,不可能!但是,无量功德要从哪里来?从无为的法身来、无相的法身来,所以,平时我们要修无为、修无相。

【从戒定慧解脱.解脱知见生。】这就是五分法身,诸佛菩萨的法身从哪里来?他持戒清净,内心有定,智慧就产生,解脱、解脱知见,解脱就是智慧所产生的一种力量,解脱知见是一种方便法,因为,解脱具足清净的智慧知见,所以,能够普度众生。

【从慈】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要修慈悲,慈悲;慈就是予乐,

【悲】就是拔苦,【喜】就是内心都保持轻安、欢喜,平时,我们要保持欢喜心,说真的,没有相当的修养没办法。

若结过婚的人,问起来,没有一对夫妻能够用欢喜心过日子,有一对夫妻,每天常打架、相骂,他们一开始是热战,打到后来却不讲话,她先生下班回来,不讲话,胸部贴一块,不跟他太太讲话,用写的,因为不跟她讲话,写四个大字;不要问我,意思是说我不跟你讲话,我回来,你不要问我,惹到我,就不好过日子,他太太看先生贴一块,贴一块有什么稀罕,我也来贴一块,写;不要惹我!赶快去贴一块;不要惹我!他儿子看到不幸的家庭,夫妻若吵架、打架,就会迁怒到儿子,他儿子赶快跑去贴一块;不要打我!赶快去挂一块;不要打!算是吵完也会打儿子,赶快去挂一个;不要打我!所以,这是很不幸的家庭。所以,你若看到父母亲在吵架,你就赶快贴一块;不要打我!不要打我!家庭要有欢喜心过日子,很难!

愚痴的人会过痛苦的日子,有智慧的人不愿过这种日子,其实,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,只是我们不肯,佛一再强调,其实,我们可以活得很快乐,只是我们不愿这样做,因为我们无量劫来那种冲动性、那种无明,太重、太强,我执、我见太强,所以,什么事情都不肯放弃自己的看法,所以,这个喜字很难。

从【舍生。】佛的清净法身,从慈、悲、喜、舍,舍就是布施,舍就是内舍、外舍,内舍掉生命,外舍财产。

【从布施持戒忍辱】就是说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从布施来。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从持戒清净来。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从忍辱来。我认为整段下来,忍辱最重要,所以说与生命争吵的人,就不会有忍辱。与生命争吵;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带动业力来到这个世间,我们有种种的顺境跟逆境,我们不满现实的社会,可是,又不能解决问题,他就与生命争吵,命,所以,我们对生命力要透视,很多事情没什么道理可讲,只有忍耐而已、只有忍辱而已。

【柔和】的心无恨,【勤行精进】,勤行精进,【禅定】佛的法身从精进来,佛的法身从禅定来,佛的法身就是【解脱】的心,到彼岸的心,

【三昧】这是专指三种三昧,叫做空三昧、无相三昧、无愿三昧。也就是说人的心要如何才能定,要了解一切法,万法皆是空性。要了解无相三昧,眼睛所看出去的都是虚妄之相,不值得我们这样执着、这样计较,随时都在变化,既是会变化的,就没有实在性,因缘法没有实在性,既然没有实在性,当下就能透视,透视就能达到无相解脱。

无愿,无愿就是无求,无所造作,等于是无为法。我们一切身口意都有所造作,我现在在做善事,我现在做善事就有所求,求什么?求福报,我现在来供养,求福报,这就是还不能达到无愿,无愿就是无求,人到无求,他就品自高,一个人到无所求,他的人格就很高超,无求才是真求,因为佛性本不可得,一切法本来就不可得。所以,三昧就是修空、无相、无愿,能够达到定,三昧就是正定。

【多闻】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从多闻,所以,师父为什么一直再三向诸位劝告,你要听经闻法,你不要孤独修行,你千万,一定要听经闻法,有一位善知识亲近,一定要有一间道场,多闻,多闻在八识田中,全都是清净,清净的种子,既然我们将来的净土,完全决定在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当然要接触清净的朋友、清净的道场,正知正见,所以,多闻也是列为很重要,所以,听经闻法,宁可牺牲生命都要听经闻法。

【智慧】而生,就是诸佛菩萨的法身,都是从智慧生,智慧就是我们所讲的佛性,我们的本性充满了智慧,

【诸波罗蜜生。】波罗蜜是指实相波罗蜜,实相才能达到波罗蜜,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。所以,波罗蜜生就是从实相达到彼岸,波罗蜜就是到彼岸,到彼岸就是到解脱的彼岸,诸波罗蜜就是六度,六波罗蜜,又是十度,十波罗蜜。所以,波罗蜜一定要实相法,一定要实相,所以,到实相的彼岸,也就是证得无生。

【从方便生。】从方便生就是佛的法身,从善巧的智慧里,善巧智慧能得解脱,也能度众生。

【从六通生。】六通就是无漏。

【从三明生。】三明就是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叫做三明,不要加个三明治(食物),不是这个。三明就是天眼明,这表示可以知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眼睛可以看得很远,没有远、近;宿命明就是宿世你是什么名字,我上辈子是做什么,他的职业是什么,都清清楚楚。

漏尽,漏就是烦恼,尽就是全部除掉,烦恼全部除掉了,叫做漏尽明,漏尽也就是断了一切的烦恼,就是跳出三界的见、思二惑,漏尽明。佛的法身从三明,天眼明、宿命明、漏尽明所产生。

【从三十七道品生。】三十七道品就是止跟观的前方便法,我们修三十七道品,就是四念处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菩提分、八圣道分,开始修这个,慢慢有功夫。

【从止观生。】止就是定,观就是慧,所以,修定、慧所产生。
【从十力.】从十力所生,十力我们已讲过了,佛的十种力;十力,佛的四无畏。
【四无所畏.十八不共法生。】就是说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都是佛的法身。
【从断一切不善法.集一切善法生。】佛的法身从哪里来?断一切不善业,就是说连皮毛,一点点的恶都不去做。所以,莫以恶小而为之,莫以善小而不为。

【从真实生。从不放逸生。】真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直心,就是我们所说的本性才是真实,因为,我们现在所用的都是意识心,所以,直心才是真实。

我们若要了解佛的法身是什么,佛的法身就是不歪曲、不扭曲别人,不每天破坏原态,我们清净的本性,本来是不受破坏,但是,因为我们的无明,宿世的破坏性很大,所以,我们会伤害自己,所以,我们的意识、我们的心既然决定我们一切的前途,所以,只有自己会破坏自己的清净,别人没办法你若今天修无相法,看到缺点,我不要看,听到是非,我不听,无相法;一切都无碍,别人对你都没办法,因为他要破坏你的清净之心破坏不了,你的清净之心,我们现在这一念的清净之心,会感应将来清净的净土,所以,只有自己才会破坏自己的清净之土,只有自己会破坏自己,别人没办法,我不起心、不动念,任何人对你丝毫没办法,而不受影响。


从真实生,从不放逸生。不放逸,不放逸就是精进,我们现在所讲的保持正念,随时提起观照的正念叫做不放逸,这个不放逸不是说我来拜佛、念佛、用功念佛,这是其中之一,最重要的不放逸,就是二十四小时观照,让我们有正知正见,让我们二十四小时都放得下。

佛的法身【从如是无量清净法生如来身。】

【诸仁者.欲得佛身.断一切众生病者.】众生的病是什么病?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,贪、瞋、痴、我慢、怀疑,疑神疑鬼,断一切众生的病,

【当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你要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,除了治自己的贪、瞋、痴以外,还要帮助众生。

【如是.长者维摩诘为诸问疾者如应说法.】这句话意思是说,长者叫做维摩诘居士,维摩诘居士这位长者,为每个来探病的人,为他说法,他带领很多人,宝积长者子带领很多人,来探望维摩诘居士,维摩诘居士就为他们说法,维摩诘居士就为他们说法,说色身如何糟、如何糟,应该求佛的法身,法身是清净。维摩诘居士说法之后,【令无数千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】所以维摩诘居士太伟大了!

第三卷【弟子品第三】
经文;(附后)

弟子品就是说现在有很多人去探望维摩诘居士,维摩诘居士心想;我生病,佛怎么没来看我?佛知道维摩诘居士的起心动念,就一个一个一直派去,目犍连、舍利弗、须菩提、阿难、迦旃延、迦叶尊者、罗睺罗,一个一个一直派去,问这些弟子;你去探维摩诘居士的病。每个人都说;我没办法!因为都曾被训斥过,都讲不赢他,没办法,他是佛再来,怎么讲得赢他?

弟子品就是佛现在要派弟子去探望他的病。
【尔时.长者维摩诘自念】自己这么想。

【寝疾于牀.】寝就是躺,寝疾;因为他生病,生病,当然这是示现的,示现生病,示现给人看,不是真实的,寝疾于牀;生病躺在牀上。

【世尊大慈]、】世尊您是大慈悲的人,【宁不垂愍。】您怎么不慈悲来探望我一下,宁不垂愍;怎么会不慈悲,来怜愍我维摩诘,佛您应该来探望我一下。

【佛知其意.】佛是遍三千大千世界的人,大家在想什么他都马上知道。像我现在起心动念,佛一定会告诉我;慧律!榴莲不要吃太多,他一定会这样告诉我,吃了会呜呜叫。佛知其意;佛知道他的意思。

【即告舍利弗。】就告诉舍利弗。【汝】舍利弗,汝就是你,你【行诣维摩诘问疾。】就是探望病苦有没有好一点。高僧大德说;闲心是莫通。至人就是圣人,圣人的心跟心是相通的,所以,不用讲大家都知道,维摩诘居士是圣人,佛当然也是圣人,圣人跟圣人而言,起心动念马上都知道,对不对?若这样你们最轻松,若这样大家的心念都相通,很轻松,不用打电话,不用讲这么多话。我若起来,我啪一下,我就下来,因为你们都知道我在想什么,就不用讲,讲得苦口婆心。可见,你们没有通达,不知道我在讲什么,还是有劳我老人家一直讲、一直讲,一直、一直讲,还得讲好几年,生病也得起来讲,肚子痛也得起来讲,打喷嚏也得起来讲,没办法!因为你们不通达,我也不通达。

 舍利弗是五百位弟子之上,他智慧第一,佛先派一个大智慧去。所以,如来知道其他人可能没办法,这是表示舍利弗是第一大智慧。但是,舍利弗是第一大智慧,更加显示维摩诘居士的智慧才是惊人。所以,先派舍利弗。

【舍利弗白佛言。世尊。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】佛的命令没人敢违抗,对不对?所以,佛再三地考虑,不然派舍利弗去。舍利弗第一句话就说没办法,维摩诘居士是智慧无量,不是弟子能够的,而且,过去曾被训斥过,他不敢随随便便去探望他。

【所以者何。】为什么呢?【忆念我昔】我想起我过去,【曾于林中宴坐树下。】注意!把笔拿起来,宴坐就是摄身、心,使它不散乱、不放逸,我曾在林中打坐,摄受身心在那里坐。

【时维摩诘来谓我言。】喂!【唯.】就是喂!喂!喂!尊者!尊者!

【舍利弗。不必是坐为宴坐也。】不必是坐为宴坐,不必是坐就是说不必这么坐才叫宴坐,不必是坐就是不必像你这样摄身心地坐着,叫做宴坐;所谓宴坐;如如不动叫做宴坐。下面开始训斥舍利弗,如何训斥?你注意听!

【夫宴坐者.】若真正在宴坐,【不于三界现身意.】就是不会在三界内对色身和意识起心动念,【是为宴坐。】因为维摩诘居士是证得法身,像虚空那么大的量,所以,他是修无相、空、无愿的,究竟清净的法身之法。舍利弗是二乘人,他是三界内的二乘,当然,境界差很多。维摩诘居士为了让舍利弗了解法身才是真正的宴坐,所以就说;不用像你这样坐,不必是坐叫做宴坐。什么叫做宴坐?真正的坐就是如如不动,要像无相法的法身才是宴坐。既然是法身,就不是在三界出现的色身,摄这个身、摄这个心在坐,摄这个心,你现在坐着,是用色身、用意识摄心,在那里,只是暂时得到清净而已。

舍利弗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.是为宴坐。】小乘的修法,有一个叫做入灭尽定,叫作九次第定。入定之后,他的外表像枯木死灰,不能运用,他怕自己散乱,他没发大心,所以,怕起来度众生,他会散乱,不能如如不动,他不是证得究竟的法身。

所以,不起灭定就是;不取灭尽定,你不要取,不要执着于有一个灭尽定,同时可以现出威仪,庄严的威仪,不要像枯木死灰那种小乘入灭尽定的威仪。意思是不起灭定,你不要执着有一个灭尽定,同时你可以现种种威仪起来度众生;你不用入灭尽定,同时你可以现出威仪来度一切众生。这才真正叫做宴坐。

小乘的宴坐跟法身大士的宴坐大不相同,这是完全不同。最起码你是小乘人,你摄身心宴坐,坐在那里,闭上眼睛,不起心、不动念,那是小乘、二乘,声闻跟缘觉在修的。法身是无相的,动跟静都无相,动也缘起性空,静也是缘起性空,一切法是空性,动、静都是一如,这才是真正我们要追求的法身。

所以,就跟舍利弗讲;舍利弗!你不要执着有一个灭尽定,你同时可以现诸威仪,知道吗?这个叫做我们的宴坐。

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.是为宴坐。】这是什么意思?不舍道法,不舍一切道就是所谓通达,清净心、智慧心、菩提心叫做道,当下这个心,念头里摆脱了生死的束缚,充满着智慧跟菩提心;但是,外面是现凡夫事。不舍道法,他没离开他的本性,通达清净法身的智慧菩提之心,但是,他的外表是现凡夫事。

所以,我才告诉诸位,就算你是菩萨,你的所做所为,也不能离开凡夫的事情,事理圆融,事相跟理体是圆融的,事跟理,理上是无生,事相虽然现智慧,但是以事相来讲,是跟众生一模一样。

我才向诸位再三劝告,哪一位是菩萨,你根本看不出来,我早就向诸位再三劝告,我们这里哪一位是菩萨,没有一个人看得出来,你们谁是菩萨,谁知道?说不定我这里三、四十个男众徒弟,不知有几位菩萨在这里也说不定,说不定这里的女众,哪位是菩萨来示现,来鉴定师父讲得对不对也说不定。所以,男的叫做菩萨公,女的叫做菩萨母。我们这里的男众、女众,哪个是菩萨,看不出来。因此,我们尽量看人家的优点,减少自己的烦恼,看到人家的缺点就想,这个人说不定是菩萨,这可能是菩萨、是佛,这是佛示现的,不可以看他的错误,这样天底下就没我们的事。

所以,这位维摩诘居士虽然现在家身,但是终日,每天都与道相应,因为他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。

舍利弗【心不住内.亦不在外,是为宴坐。】太厉害了,从《维摩诘经》中维摩诘居士所讲的话太厉害。什么叫做宴坐?因为维摩诘居士证到法身、无相,这都是无相法,你看看!不住内;你不要认为我有一个心在控制,不执着有个心,认为我在修行;也不在外,也没有一个色身在打坐,这叫做宴坐。维摩诘居士早就告诉过我们;我们的色身是幻宅,我们的色身是虚妄、幻化出来的,怎么能够住在内呢?即使是外面的山河大地,也是因缘和合。

所以,小乘人就是声闻、缘觉,他为了防止念头不被跑掉,所以,他就控制念头,用压抑的或者是用控制的,系心在内,观照、观照..,维摩诘居士是证悟到能所双亡、究竟无相,所以,根本不用观照。

所以,意思是说你细心观照内心,内心是不实在,色身是幻化的,凡夫是整天在追求外面,法身大士是内、外平等,外面的山河大地也是空性,内在的色身也是缘起性空,所以,不住内、不住外,当下这颗清净心就是妙用,清净心不着相就是现一切在任何时间、空间,这就是妙用。所以说,心不住内也不在外,是为宴坐。

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道品.是为宴坐.诸见就是外道的邪见,六十二种妄见就是诸见。法身大士直接观本性,本来就是如如不动。外道没有正知正见,他没有正确的智慧,所以,他修错了,执自己的邪见认为是真实。所以,法身大士见到真性,清净的本性。

所以,他不离开种种外道的邪见,当下就了解空性。他不舍邪见,也不着邪见,他了解真性没有这些。所以说,于诸见不动,对六十二种邪见保持如如不动,不动就是不住、不执,用这种心来修三十七道品,这叫做宴坐。

小乘是修观身不净,这里的观念要注意!小乘是修观身不净,不知道我们的法身本来是清净,所以,他见到一个动,色身不净舍掉、舍掉..,一直想要抛弃舍掉这个色身,而取另外一个色身,法身大士可不这样,观身当下就是性空,非垢非净;无垢可舍、无净可取,名为不动。这句话就是如此,这就是说没有肮脏的可舍,也没有清净的可取,这叫做宴坐。用这种心来修三十七道品,是为宴坐。

【不断烦恼而入涅磐.是为宴坐。】不断烦恼,因为烦恼当下就是涅磐,烦恼即菩提,所以不用断烦恼。你若悟到,烦恼自性就是空,那就是涅磐、不生不灭,进入不生不灭的阶段,你会活得很有意义,你会活得很欢喜心。你的内心从不看轻哪个,你的内心也不曾我慢哪个,你的内心二十四小时都平等法,没有分别,皇帝来也如此,乞丐来也如此,狗来也如此,鸡来也是如此,一切都平等法;除非是菩萨示现要教化众生,就是说示现生气或是责备,这是菩萨示现的,不然,烦恼当下就是涅磐。(未完)

《维摩诘不思议经》

第三卷【弟子品第三】

经文;【尔时,长者维摩诘自念寝疾于床,世尊大慈,宁不垂愍?佛知其意,即告舍利弗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舍利弗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曾于林中,宴坐树下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;『唯!舍利弗!不必是坐,为宴坐也。夫宴坐者,不于三界现身意,是为宴坐;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,是为宴坐;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,是为宴坐;心不住内亦不在外,是为宴坐;于诸见不动,而修行三十七品,是为宴坐;不断烦恼而入涅槃,是为宴坐。若能如是坐者,佛所印可。』
「时我,世尊!闻说是语,默然而止,不能加报。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大目犍连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目连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入毗耶离大城,于里巷中,为诸居士说法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;『唯!大目连!为白衣居士说法,不当如仁者所说。夫说法者,当如法说;法无众生,离众生垢故;法无有我,离我垢故;法无寿命,离生死故;法无有人,前后际断故;法常寂然,灭诸相故;法离于相,无所缘故;法无名字,言语断故;法无有说,离觉观故;法无形相,如虚空故;法无戏论,毕竟空故;法无我所,离我所故;法无分别,离诸识故;法无有比,无相待故;法不属因,不在缘故;法同法性,入诸法故;法随于如,无所随故;法住实际,诸边不动故;法无动摇,不依六尘故;法无去来,常不住故;法顺空,随无相,应无作;法离好丑;法无增损;法无生灭;法无所归;法过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;法无高下;法常住不动;法离一切观行。唯!大目连!法相如是,岂可说乎?夫说法者,无说、无示;其听法者,无闻、无得。譬如幻士,为幻人说法,当建是意而为说法。当了众生根有利钝,善于知见,无所挂碍,以大悲心,赞于大乘,念报佛恩,不断三宝,然后说法。』
「维摩诘说是法时,八百居士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我无此辩,是故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大迦叶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迦叶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于贫里而行乞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『唯!大迦叶!有慈悲心而不能普,舍豪富,从贫乞,迦叶!住平等法,应次行乞食。为不食故,应行乞食;为坏和合相故,应取揣食;为不受故,应受彼食。以空聚想,入于聚落,所见色,与盲等;所闻声,与响等;所嗅香,与风等;所食味,不分别;受诸触,如智证。知诸法如幻相,无自性、无他性,本自不然,今则无灭。迦叶!若能不舍八邪,入八解脱,以邪相入正法,以一食施一切,供养诸佛及众贤圣,然后可食。如是食者,非有烦恼,非离烦恼;非入定意,非起定意;非住世间,非住涅槃;其有施者,无大福,无小福;不为益,不为损;是为正入佛道,不依声闻。迦叶!若如是食,为不空食人之施也。』
「时我,世尊!闻说是语,得未曾有。即于一切菩萨,深起敬心。复作是念:斯有家名,辩才智慧,乃能如是,其谁闻此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?我从是来,不复劝人以声闻、辟支佛行。是故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须菩提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须菩提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入其舍,从乞食。时维摩诘取我钵,盛满饭,谓我言;『唯!须菩提!若能于食等者,诸法亦等;诸法等者,于食亦等。如是行乞,乃可取食。若须菩提!不断淫、怒、痴,亦不与俱;不坏于身,而随一相;不灭痴爱,起于明脱;以五逆相而得解脱,亦不解、不缚;不见四谛,非不见谛;非得果,非不得果;非凡夫,非离凡夫法;非圣人,非不圣人;虽成就一切法,而离诸法相,乃可取食。若须菩提!不见佛,不闻法,彼外道六师,富兰那迦叶、末伽梨拘赊梨子、删阇夜毗罗胝子、阿耆多翅舍钦婆罗、迦罗鸠驮迦旃延、尼犍陀若提子等是汝之师,因其出家,彼师所堕,汝亦随堕,乃可取食。若须菩提!入诸邪见,不到彼岸;住于八难,不得无难;同于烦恼,离清净法;汝得无诤三昧,一切众生亦得是定;其施汝者,不名福田;供养汝者,堕三恶道。为与众魔共一手,作诸劳侣,汝与众魔及诸尘劳等无有异。于一切众生而有怨心,谤诸佛、毁于法,不入众数,终不得灭度。汝若如是,乃可取食。』
时我,世尊!闻此语茫然,不识是何言,不知以何答,便置钵欲出其舍。维摩诘言:『唯!须菩提!取钵勿惧。于意云何?如来所作化人,若以是事诘,宁有惧不?』我言;『不也!』
「维摩诘言:『一切诸法如幻化相,汝今不应有所惧也。所以者何?一切言说,不离是相。至于智者,不著文字,故无所惧。何以故?文字性离,无有文字,是则解脱,解脱相者则诸法也。』
「维摩诘说是法时,二百天子得法眼净,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富楼那弥多罗尼子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富楼那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于大林中在一树下,为诸新学比丘说法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;『唯!富楼那!先当入定,观此人心,然后说法。无以秽食,置于宝器。当知是比丘心之所念,无以琉璃同彼水精。汝不能知众生根源,无得发起以小乘法,彼自无疮,勿伤之也。欲行大道,莫示小径;无以大海,内于牛迹;无以日光,等彼萤火。富楼那!此比丘久发大乘心,中忘此意,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导之?我观小乘智慧微浅,犹如盲人,不能分别一切众生根之利钝。』
「时维摩诘即入三昧,令此比丘自识宿命,曾于五百佛所植众德本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即时豁然,还得本心。于是诸比丘稽首礼维摩诘足。时维摩诘因为说法,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复退转。我念声闻,不观人根,不应说法。是故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摩诃迦旃延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迦旃延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昔者,佛为诸比丘略说法要,我即于后敷演其义,谓无常义、苦义、空义、无我义、寂灭义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『唯!迦旃延!无以生灭心行,说实相法。迦旃延!诸法毕竟不生、不灭,是无常义;五受阴洞达空无所起,是苦义;诸法究竟无所有,是空义;于我、无我而不二,是无我义;法本不然,今则无灭,是寂灭义。』
「说是法时,彼诸比丘心得解脱。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阿那律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阿那律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我昔,于一处经行,时有梵王名曰严净,与万梵俱,放净光明,来诣我所,稽首作礼问我言;『几何?阿那律!天眼所见。』
「我即答言:『仁者!吾见此释迦牟尼佛土,三千大千世界,如观掌中庵摩勒果。』
「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『唯!阿那律!天眼所见,为作相耶?无作相耶?假使作相,则与外道五通等;若无作相,即是无为,不应有见。』
「世尊!我时默然。彼诸梵闻其言,得未曾有,即为作礼而问曰:『世孰有真天眼者?』
「维摩诘言:『有佛世尊,得真天眼,常在三昧,悉见诸佛国,不以二相。』
「于是严净梵王,及其眷属五百梵天,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礼维摩诘足已,忽然不现。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优波离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优波离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昔者,有二比丘犯律行,以为耻,不敢问佛,来问我言;『唯!优波离!我等犯律,诚以为耻,不敢问佛,愿解疑悔,得免斯咎。』
「我即为其如法解说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:『唯!优波离!无重增此二比丘罪,当直除灭,勿扰其心。所以者何?彼罪性不在内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间;如佛所说;心垢故,众生垢;心净故,众生净。心亦不在内、不在外、不在中间;如其心然,罪垢亦然,诸法亦然,不出于如。如优波离!以心相得解脱时,宁有垢不?』
「我言:『不也。』
「维摩诘言:『一切众生,心相无垢,亦复如是。唯!优波离!妄想是垢,无妄想是净;颠倒是垢,无颠倒是净;取我是垢,不取我是净。优波离!一切法生灭不住,如幻、如电;诸法不相待,乃至一念不住;诸法皆妄见,如梦、如炎、如水中月、如镜中像,以妄想生。其知此者,是名奉律;其知此者,是名善解。』
「于是二比丘言:『上智哉!是优波离所不能及,持律之上而不能说。』
「我即答言:『自舍如来,未有声闻及菩萨能制其乐说之辩,其智慧明达为若此也。』
「时二比丘疑悔即除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作是愿言:『令一切众生皆得是辩。』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罗睺罗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罗睺罗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昔时,毗耶离诸长者子来诣我所,稽首作礼,问我言;『唯!罗睺罗!汝佛之子,舍转轮王位出家为道,其出家者,有何等利?』我即如法为说出家功德之利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;『唯!罗睺罗!不应说出家功德之利。所以者何?无利、无功德,是为出家。有为法者,可说有利、有功德;夫出家者,为无为法;无为法中,无利、无功德。罗睺罗!出家者,无彼、无此、亦无中间;离六十二见,处于涅槃,智者所受,圣所行处;降伏众魔,度五道,净五眼,得五力,立五根;不恼于彼,离众杂恶,摧诸外道,超越假名;出淤泥,无系著,无我所,无所受,无扰乱,内怀喜,护彼意,随禅定,离众过。若能如是,是真出家。』
「于是维摩诘语诸长者子:『汝等于正法中,宜共出家。所以者何?佛世难值!』
「诸长者子言:『居士!我闻佛言;父母不听,不得出家。』
「维摩诘言:『然!汝等便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是即出家,是即具足。』
「尔时三十二长者子,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。故我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佛告阿难:「汝行诣维摩诘问疾!」
阿难白佛言:「世尊!我不堪任诣彼问疾。所以者何?忆念昔时,世尊身小有疾,当用牛乳,我即持钵,诣大婆罗门家门下立。时维摩诘来谓我言;『唯!阿难!何为晨朝持钵住此?」
「我言:『居士!世尊身小有疾,当用牛乳,故来至此。』

「维摩诘言:『止!止!阿难!莫作是语。如来身者,金刚之体,诸恶已断,众善普会,当有何疾?当有何恼?默往!阿难!勿谤如来,莫使异人闻此粗言,无令大威德诸天,及他方净土诸来菩萨,得闻斯语。阿难!转轮圣王以少福故,尚得无病,岂况如来无量福会普胜者哉?行矣!阿难!勿使我等受斯耻也。外道梵志若闻此语,当作是念;何名为师?自疾不能救,而能救诸疾仁?可密速去,勿使人闻。当知!阿难!诸如来身,即是法身,非思欲身。佛为世尊,过于三界;佛身无漏,诸漏已尽;佛身无为,不堕诸数。如此之身,当有何疾?」

「当有何恼时我,世尊!实怀惭愧,得无近佛而谬听耶?
「即闻空中声曰:『阿难!如居士言,但为佛出五浊恶世,现行斯法,度脱众生。行矣!阿难!取乳勿惭。』
「世尊!维摩诘智慧、辩才为若此也。是故不任诣彼问疾。」
如是五百大弟子,各各向佛说其本缘,称述维摩诘所言,皆曰:「不任诣彼问疾。」】

维摩诘经 01 : 我们所说的不二法门都是根据《维摩诘经》来的

维摩诘经02 : 有忍辱的人才能接受实相、无生的法

维摩诘经03: 进入一切空性,你的思想、智慧就迸发出来

维摩诘经04:直心是菩萨的净土,将虚伪的面具拿下来

维摩诘经05 : 菩萨是以解脱生死来摄受众生,情执不是菩萨所应该做的事情

维摩诘经06:你尊重众生,你就是供养一切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